辽宁省名校联盟2023-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联考历史试卷(10月份)
一、单选题(本大题共24小题,共60.0分)
1.有学者认为,龙山时代是最初意义上中国的孕育期,这个时代涌现了大批城邑。迄今为止,已发现龙山时代城址七十座以上,遍及黄河中下游、长江上中下游和黄河河套地区。下列关于龙山时代的表述,正确的是( )
①中华大地上邦国林立 ②人们开始从事原始农业
③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 ④代表性遗存有陶寺遗址
A.①③ B.①② C.①④ D.③④
2. 考古发掘显示,夏都二里头被外来者占领后,增加了一些外来样式的陶器,有的属于河北和河南两省交界处的下七垣文化,有的属于山东地区的岳石文化。之后,商人新建了两座城邑——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,但其陶器风格多样程度甚至超过被占领后的二里头古城。这些现象( )
A.反映了国家大一统局面 B.体现了战后的文化割裂
C.印证了早期文明的特征 D.显示了早期商业的盛况
3.王国维在《殷周制度论》中说:“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,必自其制度始矣。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,曰立子立嫡之制,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,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,君天子臣诸侯之制。”材料体现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( )
A.嫡长子继承制 B.君主实现高度集权
C.神权色彩浓厚 D.族权与政权相结合
4.春秋时期,出奔是一项有准备、有选择、有退路的政治出行。据统计,由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向周边地区的出 奔中,春秋前期是国君、公子出奔占主流,春秋中后期卿大夫及家臣逐渐成为出奔者的主流。这一变化反映了( )
A.传统政治秩序彻底瓦解 B.当时政治斗争错综复杂
C.政治权力下移现象明显 D.政治发展进程的差异性
5.春秋以前人们主要是以贝为货币的物物交换。到春秋时,金属货币开始在流通中崭露头角,到了战国,出现了以铜、金币为主的全国性金属货币流通,如燕、齐的刀币,韩、赵的布币,楚国的铜贝等。春秋以来货币的变化反映了( )
A.商品经济的发展 B.区域经济交流密切
C.商人地位的提高 D.货币形制有待统一
6.西周时期楚王熊渠自称“我蛮夷也,不与中国之号谥”,而春秋时期楚国令尹子囊则说“赫赫楚国……抚有蛮夷,奄征南海,以属诸夏”。这一变化反映了( )
A.国家统一趋势的加强 B.礼崩乐坏局面
C.儒家思想受诸侯认同 D.华夏认同增强
7.据记载,秦汉时期各级官僚机构配有大量掾、令史、书佐等管理文书,也很看重官僚的文化素质,如“文无害”,以及汉简中常见的“能书会计治官民颇知律令”之类要求。对国家文书不熟悉,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官吏。这体现出当时( )